《英国医学杂志》(The BMJ)最近发表的一项美国研究发现,在医院接受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术(CPR)后,病人的存活率从1分钟后的22%迅速下降到39分钟后的不到1%。
同样,在心肺复苏术一分钟后无重大脑损伤出院的可能性从15%下降到32分钟无心跳后的不到1%。
研究人员表示,这些发现提供了一些见解,可能有助于指导医院团队、患者及其家属决定继续复苏多久。
院内心脏骤停是一种常见的灾难性医疗紧急情况,只有约25%的患者能存活到出院。
研究表明,住院心脏骤停患者的复苏时间较长与生存几率较低有关,但专家们无法就何时停止复苏提出具体建议。
为了解决这一知识差距,研究人员测量了心肺复苏术持续时间(以分钟为单位)对2000年至2021年间发生院内心脏骤停的348,996名美国成年人(平均年龄67岁)的结果的影响。
心肺复苏术被定义为胸按压开始至首次自主循环恢复(ROSC)或复苏终止之间的时间间隔。
主要关注的指标是到出院时的生存率和出院时良好的功能结局,定义为在五分制中大脑表现得分为1分(良好的大脑表现)或2分(中度脑残疾)。
在考虑了年龄、性别、种族和一系列预先存在的疾病等潜在影响因素后,结果显示,在348,996名患者中,233,551名(67%)患者在平均CPR持续时间为7分钟的情况下实现了自发循环的恢复,而115,445名(33%)患者在平均CPR持续时间为20分钟的情况下没有实现ROSC。
在CPR持续1分钟时,患者的生存概率和良好的功能预后分别为22%和15%。
但随着CPR持续时间的增加,存活和良好功能结局的概率在39分钟时降至小于1%,在32分钟时降至小于1%。
这些都是观察性发现,研究人员承认,他们依赖于任何终止复苏都是适当的假设。
他们还指出,在心肺复苏术期间收集时间变量是困难的,他们无法解释每家医院的潜在疾病的严重程度和心肺复苏术或复苏后护理的质量。
然而,他们表示,这是一项设计良好的研究,使用了世界上最大的医院内心脏骤停数据集,使研究结果与打算提高复苏表现的医院相关。
因此,他们得出结论:“这些发现为复苏团队、患者及其代理人提供了深入了解,如果等待第一次ROSC的患者继续接受进一步的心肺复苏,可能会有良好的结果。”
×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