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以色列对加沙的进攻变得越来越致命和具有破坏性,乔·拜登总统的态度变得模棱两可:一方面谴责平民死亡人数,另一方面又向以色列输送更多武器。这种立场虽然在冲突开始时可能是政治上的权宜之计,但现在已经站不住脚了。
现在,拜登乐观预测的停火遥遥无期,美国的全球权威进一步受到质疑。
由于这场战争威胁到整个地区的稳定,拜登应该采取更强硬的立场,就像他的前任所做的那样。1956年,艾森豪威尔总统成功化解了苏伊士危机,迫使以色列及其盟友——以及总统自己的政治对手——做出让步。艾森豪威尔对抗以色列的意愿为今天提供了一个模式,尽管不完美。
1956年初,苏伊士运河仍在英国和法国的利益集团手中,就像近一个世纪以来一样。然而,那年夏天,埃及总统纳赛尔(Gamal Abdel Nasser)夺取了这条关键管道的控制权,有效地切断了中东石油流向欧洲的通道。此举也打击了以色列,拒绝以色列船只通过运河。
纳赛尔的行为是埃及与欧洲列强之间紧张关系的高潮,引发了一场重大危机。英国和法国渴望重新获得他们在该地区的一些影响力,于是与1948年与埃及发生冲突的以色列结成了联盟。
这三个国家共同制定了一个名为“火枪手行动”的计划:以色列将入侵埃及的西奈半岛,以及当时在埃及控制下的加沙地带。英国和法国随后将在运河区登陆军队,试图推翻纳赛尔。
这个计划的消息让艾森豪威尔惊呆了。虽然总统将这三个国家都视为盟友,但他也与新独立的阿拉伯国家建立了关系,部分原因是为了遏制苏联在该地区的影响力。艾森豪威尔此前曾警告英国不要在该地区使用武力,他决心遏制他的冷战盟友,如果他们继续实施该计划。
这并非没有风险:与英国、法国和以色列的直接对抗不仅会在国内,而且会在更近的地方适得其反。由于总统选举将在一周后举行,艾森豪威尔承受不起在关键州疏远亲以色列选民的后果,特别是因为他的对手阿德莱·史蒂文森曾试图把艾森豪威尔的外交政策作为竞选议题。
毫无疑问,以色列及其盟友期望这些考虑会让艾森豪威尔靠边站,继续他们的计划。以色列首先行动,于10月29日入侵埃及。当艾森豪威尔推动联合国通过一项要求以色列撤军的决议时,英国和法国否决了这项决议——同样,他们希望这能解决问题。
但事实并非如此。相反,艾森豪威尔在10月31日发表全国讲话,宣布美国不会支持入侵。
艾森豪威尔说:“在中东最近发生的所有麻烦中,确实所有有关国家都遭受了不公正待遇。“但我不相信另一种不公正的手段——战争——是纠正这些错误的办法。”
艾森豪威尔明白,光靠雄辩并不能迫使撤军,尤其是在英国和法国明确表示他们将继续执行该计划的情况下。艾克现在采取强硬态度,通过秘密渠道通知英国,美国将不再帮助支撑已经在自由下落的英镑的价值。
这个策略奏效了:面对潜在的经济危机,英国别无选择,只能退让,并很快撤出了军队。法国紧随其后,愤怒不已,但没有英国的支持无法继续前进。
然而,以色列拒绝撤军。艾森豪威尔很不高兴。他再次转向外交秘密渠道,这一次威胁要支持一项联合国决议,该决议将禁止对以色列的所有公共和私人援助,包括该国每年从美国获得的数千万美元。起初,以色列拒绝让步。
但艾森豪威尔毫不动摇——即使在未来总统林登·贝恩斯·约翰逊(Lyndon Baines Johnson)领导的国会民主党人威胁要造反时。
在这一年即将结束之际,艾森豪威尔把大棒和胡萝卜结合起来:他保证,如果纳赛尔采取任何威胁以色列的措施,美国承认以色列有权自卫。到1957年3月,以色列向现实低头,撤出了军队,放弃了对其占领的领土的控制。接下来的一个月,埃及重新开放了运河,尽管围绕货物自由通行的紧张局势持续存在,但苏伊士危机已经结束。
拜登能从这一事件中学到什么?
虽然人们很容易认为他应该效仿艾森豪威尔,但现实情况要复杂得多。埃及占领苏伊士运河远没有哈马斯发动的袭击那么致命和可恶。此外,与1956年相比,今天的以色列是一个强大得多、成熟得多的国家,而且对美国在10年后未能兑现艾森豪威尔的承诺颇为清楚,这种背叛为六日战争(Six-Day War)奠定了基础。
尽管如此,艾森豪威尔的基本信念——美国应该把稳定中东放在支持盟友之前——今天仍然具有现实意义。如果以色列继续入侵拉法,它将引发一场难民危机,可能会破坏埃及和以色列目前享有的脆弱和平。艾森豪威尔不会让这样的事情发生。拜登也不应该。
拜登可能希望重读艾森豪威尔在苏伊士危机最严重时期写的日记,因为这些话具有惊人的先见之明。艾克总结道,美国“必须与该地区的竞争对手(阿拉伯和以色列)都成为朋友,这样我们才能拉近他们的距离。”
选边站队只会破坏我们对和平解决当今世界上最具爆炸性的局势之一的影响。——彭博社
斯蒂芬·米姆,乔治亚大学历史学教授,是《危机经济学:未来金融的速成班。
×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