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结束了对俄罗斯为期两天的访问,在第22届印俄年度峰会期间与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进行了实质性讨论。这是莫迪就任第三个任期以来首次访问俄罗斯,或许更重要的是,这是自2022年2月俄罗斯全面入侵乌克兰以来的首次访问。
为了表彰他为加强印度和俄罗斯之间的特殊和特权战略伙伴关系所做的努力,莫迪被授予俄罗斯最高平民荣誉“圣徒安德鲁使徒勋章”。
莫迪在俄罗斯受到的热烈欢迎凸显了印度外交政策的微妙轨迹,即保持战略自主。这次访问发生在一个战略关键时刻,结束于北约在华盛顿举行峰会的前一天。
美国驻印度大使埃里克·加塞蒂(Eric Garcetti)对莫迪的访问表示担忧,强调印美关系中相互接触的必要性。关系和警惕自满。他强调了相互信任与合作的重要性。与此同时,美国国务院发言人马修·米勒敦促印度利用其与俄罗斯的独特关系,帮助结束乌克兰的冲突。
随着普京提出和平解决战争,印度有机会在俄罗斯和乌克兰以及俄罗斯和西方之间发挥主导作用。在华盛顿寻求与莫斯科接触的中间人之际,这种潜力为印度提供了继续与俄罗斯保持双边关系的杠杆。
在中断了两年之后,印俄年度峰会重新焕发了活力,最终签署了几项关键协议。这些协议旨在加强贸易关系,应对气候变化,促进和平利用核能,并促进政府广播机构之间的合作。
印俄贸易不平衡
普京和莫迪注意到贸易的增长,并设定了到2030年双边贸易达到1000亿美元的目标。2023-24财年双边货物贸易总额达657亿美元。尽管这个数字相当可观,但一个关键问题仍然存在:印度对俄罗斯的出口仍然相对较低,导致印度政府急于解决的贸易不平衡问题。在上一财年,印度对俄罗斯的出口额达到43亿美元,从俄罗斯的进口额为614亿美元(占贸易总额的93%)。为了缓解这种不平衡,印度寻求增加对俄罗斯的出口能力,旨在建立更加平衡和互利的贸易关系。两国在联合声明中强调了“增加印度出口以平衡双边贸易”的必要性。
石油进口是两国间贸易的主要组成部分。如今,俄罗斯是印度最大的原油供应国,其次是伊拉克和沙特阿拉伯。在2023-24财年,俄罗斯原油占印度石油进口的近36%,比前一年的21.5%有显著增长。相比之下,在俄乌战争之前,印度只有大约2%的原油进口来自俄罗斯。
印度增加从俄罗斯购买石油的主要原因是可以以折扣价获得石油。印度炼油厂从这一安排中受益,向欧洲和西方出口精炼产品,因为精炼过程污染严重,因此减轻了环境负担。
货币问题和支付机制
莫迪此行的一个重要进展是讨论了解决当前货币问题的新支付机制。印度一直向俄罗斯支付卢比,导致俄罗斯大量积累印度货币。这种积累构成了一个挑战,因为它限制了俄罗斯在印度以外有效利用这些资金的能力。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个提议的解决方案是让俄罗斯通过合资企业和合作项目在印度境内花费这些卢比。这种合作的一个例子是印俄步枪私人有限公司(IRRPL),这是两国之间的合资企业,该公司为印度国防部生产了3.5万支卡拉什尼科夫AK-203突击步枪。这种做法不仅有助于管理货币盈余,还有助于促进两国之间更深层次的经济合作。
同样,印度可以在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合作领域进行投资。这样,就会有货币交换,促进平衡的经济接触,使两国都受益。
防务合作
根据“印度制造”倡议,印度将为俄罗斯武器和国防装备生产零部件和平台,这标志着两国双边合作取得了重大进展。该计划旨在实现关键部件的本地化生产,从而减少对外国进口的依赖,并促进印度在国防制造业方面的自力更生。
该协议的直接好处受到乌克兰持续冲突的限制。因此,俄罗斯不太可能在短期内完全满足印度对备件和国防设备的需求。
印度对俄罗斯军事装备的依赖很大,2019年至2023年期间,印度约36%的武器供应来自俄罗斯。尽管武器进口大幅下降,但印度武装部队大约65%的传统装备仍然是俄罗斯的。这种依赖是由于长期的历史联系和数十年的传统设备使用。
然而,这项技术正在迅速发展,俄罗斯的国防技术落后于西方一步。因此,技术差距预计将扩大,迫使印度重新评估其国防采购战略。在这种情况下,预计从俄罗斯进口的武器将减少。
核能合作
双方强调,在“和平利用核能”领域开展合作是两国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印度有24座运行中的核反应堆,总发电量为8080兆瓦。这些反应堆中的大多数是印度制造的,每个反应堆的输出功率为220兆瓦。这两座俄罗斯制造的大型反应堆的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近30%。在正在建设的10座反应堆中,4座俄罗斯反应堆将提供计划8000兆瓦发电量的一半。
目前,核能仅占印度发电量的2%。印度的目标是到2070年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这使得俄罗斯的合作对于建设更多的核电站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至关重要。
与美国(2008年)和法国(2018年)的合作因《核损害民事责任法》而停滞不前。与西方国家不同,拥有国有企业的俄罗斯不太会被薪酬风险吓倒。然而,印度必须考虑严重依赖一个国家的安全风险。
结论
莫迪对俄罗斯的访问展示了印度的战略自主。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印度总理出席了七国集团峰会,并会见了普京,这表明印度在国际关系中采取了平衡的态度。
同样,去年,印度在其主办的20国集团峰会上成功地起草了一份重要文件,这份文件对每个人都有好处。印度成功地将成员国的不同和相互冲突的利益聚集在一起,确保了共识和合作。
在当前的地缘政治环境下,印度在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扮演调解人的角色比调解人的角色更可行。这是由于冲突双方的强硬立场,特别是北约对乌克兰加入北约的“不可逆转之路”的坚定立场。这种僵化给调解努力留下了很小的空间。印度作为桥梁而不是调解人的最佳作用源于其务实的认识,即直接调解可能会过度扩大其外交影响力,并可能损害其信誉。
尽管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和政治压力,印度始终表现出与俄罗斯保持牢固关系的承诺。这种坚定的支持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初,当时印度遵守了一项对印度经济不利的卢比对卢布的贸易协定。该协议源于俄罗斯从苏联时代转型并面临严重经济困难的时期,涉及印度以贬值的卢布购买俄罗斯商品。尽管这些条款在经济上对印度不利,但履行协议的决定显示了印度在关键时期与俄罗斯的团结。
然而,印度对俄罗斯的支持并非一边倒。尽管印度加强了与美国的关系,但俄罗斯仍然是印度的重要伙伴。印俄关系的战略和经济意义不太可能减弱。与美国不同,俄罗斯并不批评印度的做法,而是培养一种更加务实和相互尊重的伙伴关系。因此,莫迪的访问也表明,以美国利益为主导的西方政策不会影响印度终止有利于其增长的协议。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