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美国外交官彼得·塔尔诺夫(Peter Tarnoff)在旧金山去世。他在20世纪90年代成为美国国务院的第三号人物,此前多年担任幕后特使,包括在伊朗人质危机期间帮助制定计划,将六名国务院雇员从德黑兰偷运出去,这一阴谋被电影《逃离德黑兰》(Argo)所讲述。他享年86岁。
他的妻子Mathea Falco说,他死于帕金森氏症的并发症。
塔尔诺夫的职业生涯跨越了冷战及冷战之后的多次危机。越南战争期间,他曾在美国驻西贡大使馆任职。1993年至1997年,他担任负责政治事务的副国务卿,在苏联解体后,他担任制定政策的角色。
他经常被克林顿政府要求帮助指导政治敏感的决定。其中包括收紧对逃离古巴的古巴人的开放庇护政策,1995年的这一改变激怒了古巴裔美国人和其他人,他们认为这是对美国反对菲德尔·卡斯特罗独裁政权的背叛。
今天得到
今天的头条新闻
每天早上的头条新闻。
输入电子邮件
克林顿总统争辩说,把在海上被截获的古巴人遣返回国是必要的,可以阻止古巴人冒险越境前往佛罗里达。
在做出决定之前,克林顿想衡量一下卡斯特罗的反应。这位古巴领导人已经认识塔尔诺夫,他曾在上世纪70年代末因卡特总统批准的任务多次秘密访问古巴。塔尔诺夫曾和卡斯特罗一起吹雪茄。
这一次,塔尔诺夫联系了卡斯特罗的心腹、古巴外交官里卡多(Ricardo Alarcón),在联合国附近的一家酒吧进行了一次不公开的会面。塔尔诺夫提出了一个条件:作为遏制越洋行为努力的一部分,美国将收容在Guantánamo湾美国基地的2万多名反卡斯特罗的古巴人。
卡斯特罗对此表示赞成。他担心Guantánamo上的任何骚乱都会蔓延到整个岛屿。塔尔诺夫和Alarcón随后在多伦多会面,敲定了该协议。在随后的政治争吵中,塔尔诺夫被要求控制损失。他驳斥了有关华盛顿正朝着与古巴关系正常化迈进的猜测。
“政治对话将是一种承认——无论是含蓄的还是含蓄的——美国对古巴的局势负有一定的责任,”他对记者说,他指的是试图乘船前往古巴寻求庇护的人。“我们不接受这种说法。”
15年前,在另一场秘密行动中,塔尔诺夫参与了德黑兰上演的一场传奇外交把戏。
1979年,西方支持的伊朗国王在伊斯兰革命中被推翻时,塔尔诺夫是美国国务卿赛勒斯r万斯(Cyrus R. Vance)的特别助理。同年晚些时候,美国驻德黑兰大使馆遭到伊朗暴徒的袭击,50多名人质被劫持。六名国务院工作人员设法逃脱了劫持者的追捕,最终在加拿大大使和一名高级助手的住所找到了避难所。
一个精心策划的计划被策划出来,后来被称为“加拿大劫案”。该计划要求两名中情局特工前往德黑兰,假扮成加拿大电影制作人,为科幻电影《逃离德黑兰》(Argo)寻找拍摄地点。躲藏起来的六名美国人使用假的加拿大护照假装是机组人员。
塔尔诺夫是美国国务院与中央情报局和加拿大当局的联络人。他从未公开披露过自己所扮演角色的全部细节。(2012年奥斯卡获奖影片《逃离德黑兰》(Argo)也没有提到塔尔诺夫在那次行动中扮演的角色。)
然而,政府记录显示,在紧张的几周计划期间,塔尔诺夫处于交易的中心。1980年1月4日,塔尔诺夫给万斯写了一份备忘录,说这六名美国人将获得盖有伪造入境章的加拿大护照。塔尔诺夫写道,加拿大驻德黑兰大使馆将“在泄密事件发生之前关闭,以避免报复”。
塔尔诺夫实际上将自己与国务院的其他部门隔绝开来。他担心任何泄密都会破坏一切。就连美国国务院伊朗问题工作组负责人亨利?普雷希特(Henry Precht)也被排除在外。“我自己也不知道他们在计划什么,所以我不可能反对,”普雷希特告诉中东新闻网站Al-Monitor。
1980年1月27日,两名中情局特工和六名美国外交官通过德黑兰迈赫拉巴德国际机场的安检,登上瑞士航空公司飞往苏黎世的航班。(1981年1月,在里根总统就职典礼当天,在美国大使馆被劫持的52名人质被释放。)
在“逃离德黑兰”行动中的六名美国人安全后,他们送给塔尔诺夫一份礼物:他们在逃跑时佩戴的一些枫叶徽章。
彼得·塔尔诺夫于1937年4月19日出生在布鲁克林。他的父亲是梅西百货公司的一名主管,母亲是一名家庭主妇。
他12岁时全家搬到了蒙特利尔,在那里他学会了流利的法语。1958年,他从纽约州汉密尔顿的科尔盖特大学(Colgate University)毕业,获得哲学学位。塔尔诺夫在芝加哥大学(University of Chicago)继续学习哲学,但在完成硕士学位之前于1961年加入了外交使团。
1962年至1964年,他被派往拉各斯担任政治官员。他的下一个任务是南越的西贡(现在的胡志明市)。当美国领导的与共产主义北越的战争升级时,他升任亨利·卡伯特·洛奇大使的助手。
1965年,一枚汽车炸弹在美国驻西贡大使馆外爆炸,造成两名美国工作人员和近20名街头民众死亡。塔尔诺夫是受伤的50多人之一,他的头部被飞溅的玻璃砸伤。
上世纪70年代,塔尔诺夫在欧洲担任外交和国务院研究职位,并担任万斯及其继任者埃德蒙·马斯基(Edmund Muskie)的特别助理。
1980年里根当选后,塔尔诺夫接受了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Hoover Institution at Stanford University)的奖学金。他后来成为北加州世界事务委员会的执行董事,并于1986年至1993年担任总部位于纽约的外交关系委员会主席。
塔尔诺夫与丹妮尔·乌迪诺(Danielle Oudinot)的婚姻以离婚告终。除了结婚41年的妻子法尔科,幸存者还包括他们的儿子本杰明·塔尔诺夫(Benjamin Tarnoff);还有他第一次婚姻所生的儿子亚历山大·塔尔诺夫。他第一次婚姻的另一个儿子尼古拉斯·塔尔诺夫(Nicholas Tarnoff)于1991年去世。
直到20世纪50年代末,塔尔诺夫一直期望成为一名哲学教授。这些计划被一个去法国参加哲学研讨会的决定打乱了。在塔尔诺夫看来,1956年莫斯科镇压匈牙利支持自由的起义后,冷战的现实清晰可见。
2008年,他在接受加州大学电视频道采访时表示:“我发现自己身处欧洲时,人类事件和政治事件正变得非常戏剧化。”“我想,如果我根本没有来过欧洲……我可能会继续研究哲学,成为一名哲学教授,从来没有想过要去外交部门。”
有话要说...